technology
吉印通 2022-06-21 14:54 184 0
輕工機械裝備制造業是汕頭的優勢支柱產業,涌現出諸如華鷹軟包裝、汕樟輕工機械、達誠機械、吉印通 地毯、新青罐機、粵東機械等行業先進企業。
其中,汕樟輕工機械實業吉印通 (以下簡稱“汕樟輕工”)是專業生產軟包裝印刷設備的廠家,是中國包裝200強企業和國家級火炬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與陜西北人集團在國內同行中起著表率作用,素有“南汕樟,北渭人”之美譽。
很難想象,這個創建于19* 9年的小作坊,在當時是怎么依靠僅有的2名技術人員,成功研制出第一臺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制造的凹版印刷機,標志著中國凹版印刷機的輝煌誕生。又是如何使技術一步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結束了我國高速凹版印刷機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時任汕樟輕工機械廠廠長,現任汕樟輕工董事長的李麗輝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是源于企業“工匠精神”的傳承和延續。●南方日報記者 余丹 胡克雅
工匠精神的起源
摸著石頭過河
研制出我國首臺凹版印刷機
“汕樟輕工”創建于19* 9年,是汕頭市最早創辦的輕工類企業之一。當時只是位于紅領巾路上一間幾百平方米的小作坊,整個廠連同老板和員工,只有12人。經過2* 年歲月的歷練,如今,“汕樟輕工”坐落于金平工業園區內,已發展成為擁有企業員工200多人,20%產品出口國外,年產值上億,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裝備制造企業。
回憶起企業創辦之初,李麗輝仍難掩激動:“沒有任何成功模式可以效仿,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李麗輝說,彼時吉印通 大地,印刷業這個有著古老傳承的企業,卻因為種種原因,在印刷機器的制造上,遲遲沒有突破。在當時印刷行業中,凹版印刷機是較為先進的印刷機器,但凹版印刷機的制造工藝卻無人知曉。“當時中國從未有過一家企業成功制造出凹版印刷機,甚至連哪家企業在制造這種機器都沒有聽說過”。而且,在當時信息相對閉塞的情況下,無論是技術還是產品,都找不到前車之鑒,“國內沒有,國際上是有,但是想要獲取國際上的相關信息,在當時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要想把凹版印刷機造出來,取得突破,只有靠自己摸索”。
李麗輝將中國第一臺凹版印刷機試制成功,歸功于時任汕樟輕工董事長、總工程師的王鎮臣——就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王鎮臣帶領“汕樟輕工”人開始了這場異常艱難的產品研發之旅。“王總是真正的‘工匠精神’代表性人物,當時就是他帶著我們,一個零件一個零件的去制造,我當時幫不上什么忙,就只能幫他畫圖。”據李麗輝介紹,經過大量、全面的市場調研后,“汕樟輕工”大膽地借鑒了國內外各類機型的優點,不斷地研發、破譯核心程序,終于攻克了凹版印刷機制造技術難題。“無數個日夜,廢寢忘食。”李麗輝形容道。但像印刷機這種機器從試制成功到投入使用,科研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對印刷機進行試印,在試印中研究、在研究中改進,改進后又一遍遍地試印。
好事多磨,在最初,凹版印刷機試驗效果總是不盡人意。“直到1990年的某個深夜,窗外萬籟俱寂,只有大家工作的聲音。”李麗輝清楚地記得,那臺由汕樟輕工自行設計研發的印刷機器,突然“咔咔咔”地開始運行,很快,一張色澤亮麗、圖像清晰的圖畫呈現在大家面前。“當時所有人都驚呆了,愣了幾秒后大家終于意識到成功了,這才歡呼雀躍,因為好多人當時都愛看俄國電影,受電影影響,大家都激動地高呼‘烏拉烏拉’。”李麗輝說。
至此,第一臺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制造的YS凹版印刷機誕生,這款機型突破了國內外傳統套印模式,一經投放市場,得到了國內外用戶的強烈響應,并迅速占領了國內凹印機市場,在三年內達到中國市場* * %至* 0%的市場份額。在1992年汕頭特區成立十周年慶典上,這臺凹版印刷機作為汕頭科研成果展出,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省領導的高度肯定和鼓勵。
工匠精神的傳承
秉承工匠精神
學徒成為企業“中堅力量”
中國第一臺YS凹版印刷機的成就并沒有讓“汕樟輕工”人滿足,對于印刷機的研發道路并未停止。在199* 年,受中國包裝總公司和國家機械部的委托,“汕樟輕工”成功地研發了我國第一臺高速凹版印刷機,通過廣東省專家小組鑒定,該項目產品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填補國內空白,結束了我國高速凹版印刷機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而“汕樟輕工”人就是靠著這樣不間斷研發,將“工匠精神”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在汕樟輕工工作了2* 年時間的謝偉忠,是一個典型的“老汕樟人”——沉默寡言,但技術精湛。1991年,時年2* 歲的小伙子謝偉忠來到汕樟輕工當學徒工,跟隨著老一輩技術工人學技術。“開始來的時候,什么崗位、什么技術都學過,后來師傅說我銑床技術好,就當了銑床工。”今年* * 歲的謝偉忠回想起當年的點滴,依然記憶猶新。
謝偉忠說他自己很幸運,在剛剛進入汕樟輕工的時候,就參與了高速凹版印刷機的研發。說起當時的廠長王鎮臣,謝偉忠贊不絕口:“王廠長的(印刷機制造)技術在全國都是頂尖的,而且工作起來特別拼,在研發高速凹版印刷機的時候,王廠長幾乎都是睡在過道上,睡醒了繼續鉆研。那個時候能夠跟在王廠長身邊學幾招,我也是滿足。”據謝偉忠回憶,當時的王鎮臣幾乎是“全能王”,什么技術都會,而為了能夠學習到更多,謝偉忠總是不恥下問,看到王鎮臣在指導其他工人,自己就湊上去聽,漸漸的也學會了很多“招”。
如今20多年過去了,謝偉忠雖然沒有了年輕時的意氣風發,卻將老一輩“汕樟輕工”人的精湛的技術傳承了下來。更重要的是,老一輩“汕樟輕工”人的“工匠精神”也被這么悄無聲息地傳承下來——從學徒到專業銑床工,經謝偉忠手里制造出來的零件,已不下幾萬件,但每一個毛坯件,謝偉忠都會嚴格地要求自己達到規定的尺寸。“現在,一個粗坯件到我手里,要從哪里開始打磨制造,從什么地方結束,我一眼就能看出來。”謝偉忠說。憑借精湛的技藝,200* 年,謝偉忠還曾獲得廣東省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第二名。
在汕樟輕工,像謝偉忠這樣的“老汕樟人”有很多。李麗輝向記者出示了一組數據,在汕樟輕工工作超過20年的工人有1* 人以上,工作超1* 年的“有好幾十人”。在一個總人數不到200人的工廠,所占比例非常高。李麗輝告訴記者,當年一起創業的工人,仍有幾人留在汕樟輕工,而由他們帶出的是一批“中堅力量”,分布在汕樟輕工的各個技術部門,而這些人,又將把他們從老一輩“汕樟輕工人”身上傳承的“工匠精神”繼續傳承下去。
隨著時代發展,各種技術的進步,汕樟輕工也招收了很多高學歷高水平的技術人才,去操作更加智能化的機器。而像謝偉忠這樣的“老汕樟人”,也未停止腳步,“我現在也在看書,努力去學一些新的知識,適應技術的變化。在我看來,這其實就是像我們這種‘老工匠’的一種再突破。”謝偉忠說。“在這里工作久了,這里也變成了家。家里事就是最重要的事,你肯定能把它做到最好,這就是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
“在我看來,一個真正的工匠,對其所處的行業要有著足夠的熱愛。在我們汕樟輕工,一個個因為熱愛這個行業,由新人變成老人的員工們,是我們汕樟輕工的‘工匠精神’傳承下去的關鍵。”李麗輝說。
工匠精神的延續
研發節能環保
致力“綠色創造”
對于質量的嚴格把控,是每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企業必不可少的一個流程。據李麗輝介紹,制造一個印刷機,需要上千個零件,而一個零件,需要2—* 個工序,“汕樟輕工要的是,每一個工序都不能出錯誤”。
李麗輝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前兩年,有一個客戶找到我們公司,說有機器壞了,要我們派人修理。我們的技術人員去到一看,傻眼了,為什么呢?因為那是我們90年代的產品,現在已經沒有配件了。但這是客戶和我們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因為這臺機器之前從沒有出過毛病。后來不得已,我們特意做了一個配件,給客戶送了過去。”
一臺機器20多年不出故障,是汕樟輕工這個印刷業內老牌企業對其質量嚴格把控的結果,也是這個企業的一個底蘊。但在李麗輝眼里,汕樟輕工的底蘊則是對于印刷機器制造工藝的不斷研發和追求。
置身于科技時代變革的前沿,汕樟輕工向著智能化更高、速度更快的自動化控制凹版印刷機進軍。在200* 年國內第一臺直驅式電子軸高速凹版印刷機在汕樟研發成功,時速達到每分鐘* 00米的速度,“已經屬于當時國內一流水平”。而在2009年,汕樟輕工與德國西門子合作,研發出的每分鐘可以印刷* 00米的中國第一臺直驅式傳動伺服控制凹版印刷機,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成果震懾業界”。而汕樟輕工在201* 年9月研發成功的水處理反滲透膜浸漬涂布機組,經過鑒定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至今,汕樟輕工已有* 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擁有22項專利技術,承擔* 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 項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1* 項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獲廣東省科技獎* 項、汕頭市科學技術進步獎10項。
而如今的汕樟輕工,則把目光瞄向了更加寬廣的領域。“我們發現,在印刷行業內,有許多工序會制造出一些不利于環境的污染。但經過研究,我們發現這些污染里,有一些能產生熱能的污染,你比如說排廢氣污染等,實際上可以利用起來,我們就想把這些能量利用起來,一則是可以實現減排的目的,二則可以實現節能生產。”李麗輝向記者介紹。
201* 年1月,汕樟輕工的這套可以實現熱能再回收的系統研制成功,汕樟輕工在印刷機制造行業內再跨一步,向印刷機周邊環保產品進軍。“已經有公司向我們訂購并安裝使用了,實際反響非常好。經過當地環保部門檢測,節能效率可達到* 0%,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功。”李麗輝說:“這其實是我們公司做出的一個突破,‘工匠精神’也是一個不斷做出突破的過程嘛。”
對話
只有專業和專注的人才能成為“匠”
南方日報:您是怎么理解“工匠精神”的?
李麗輝: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有三點含義。第一,這個人對他所處的行業是否了解,是否喜歡,是否足夠熱愛?第二,這個人有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發揚,不斷地完善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工匠?第三,這個人有沒有在平臺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能,為自己、企業和社會做出貢獻,有沒有在他的一生體現人生價值。
南方日報:你覺得現在企業需要“工匠精神”嗎?
李麗輝:工廠就是靠工人的勞動才能夠運作,我們也一直提倡“工匠精神”。現在的人對工匠存在一種偏見,覺得“工匠”就是低端的工人,但其實“工匠”是個統稱,只有專業和專注的人,才能成為“匠”,專注一行,做精一行,工匠就是靠工人,才有生命力,才得以發展。
南方日報:在新時代下,“工匠精神”也需要與時俱進嗎?
李麗輝:需要的。五六年后,隨著社會變化發展,對工匠又會有新的要求,這個時候就需要工匠們繼續再深造學習,提升自己的知識面和技術。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把原來的給忘記了,只有做好現在,才能學好未來。
文Article/趙樂ZhaoLe圖Pictures/蘇黎世設計博物館MuseumofDesignZurich海報被認為是平面設計中至上的學科:它的大尺寸和曝光于公共空間的特性,確保了其影響力更廣泛。因此對設計師...
2023-03-24 136 0
上海樣本印刷廠家哪個最專業 201*-07-2910:*2:2*來源:合宣吉印通瀏覽量:*000 很多需要訂制樣本印刷產品的廠家都會在訂貨前,認真的選擇印刷廠家。目前,對于樣本印刷產品來說,以上海地區的印刷廠家最為知...
2023-03-23 150 0
1、單體復位對個別電機進行復位,令其數據恢復到程序設定位置整體復位對系統整個控制末端所有電機進行復位,程序也清零恢復由于板卡伺服驅動器有2*v電源,記錄下了原先出現故障時的電機位置數據,所以整體復位及單體;短期來講,對人體傷害不大,如果您...
2023-01-10 200 0
我在四惠,想找印刷廠的工作夫妻倆;印刷廠員工工資差異很大印刷廠普通的文員車間普通崗位基本1000*000,一般管吃住,業務員底薪加提成有些有保底但提成低,有些無保底提成高,開印刷機的工資在2000*000以內長期在印刷廠工作會給身體帶來...
2023-01-08 196 0
新天水訊【記者何慧娟】*月6日上午,由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深圳吉印通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吉印通開辦的吉印通產業學院揭牌儀式在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行。近年來,為進一步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實現產教深度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
2022-10-08 207 0
掌源科技前身是201*年成立于北京的技術團隊,由多名來自于知名頭部軟件企業和互聯網公司的技術人員組成。為配合業務發展,于201*年在北京注冊成立北京掌源工配云網絡科技吉印通,正式開啟公司化,制度化發展時期。掌源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軟件開發、...
2022-08-09 177 0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